欲做剖宮產,橫切豎切有講究

  剖宮產手術的腹部皮膚切口有橫切口和縱切口兩種。橫切口多取恥骨聯(lián)合上方兩指,橫切約12-15厘米。橫切口位置低與皮膚紋理相符,外觀美觀易被接受;術后牽拉較輕,疼痛程度輕,利于傷口愈合。但缺點是:胎兒娩出時間稍長、對麻醉要求高、切口延長受限、術中暴露視野有限,不能廣泛探查、切口各層術后的粘連要重,再次手術相對較難等。

  縱切口為臍下至恥骨聯(lián)合之間的直切口,有正中切與旁正中切口之分,常取正中切口。而縱切口的優(yōu)劣勢正好與橫切口相反:手術視野充分暴露,能很快娩出胎兒,切口可以視情況而延長,尤其是適合于緊急情況,如發(fā)生臍帶脫垂、前置胎盤、嚴重的胎心異常、妊娠合并有子宮肌瘤或卵巢腫瘤或有外科情況需手術探查者等。但疤痕較明顯、術后易牽拉疼痛,傷口愈合時間較長等。

  在腹部皮膚切口與子宮切口中,子宮切口對再次生育影響更大,另外腹部皮膚切口與子宮切口也并非是同一個切法。剖宮產的子宮切口有子宮下段橫切口、縱切口與子宮體部切口。子宮下段肌層薄,伸展縮復功能強,血管比體部少,所以橫切口出血少,切口易于縫合且愈合更好,是目前產科應用最廣的子宮切口方式。子宮下段縱切口及體部切口容易發(fā)生切口愈合缺陷,再次妊娠更易發(fā)生子宮破裂,且娩頭時易導致子宮下段撕裂累及宮頸及陰道穹窿,對產婦帶來極大的創(chuàng)傷,故目前極少采用。

  有剖宮產史孕婦再次妊娠都有子宮破裂的風險,但子宮橫切口在子宮下段的再次妊娠發(fā)生破裂的概率較低,其中一部分人還是可以選擇經陰道分娩。孕媽媽應按時產檢,聽取醫(yī)生的建議;不要因害怕生產痛而從第一胎就一“切”了之,自然分娩才是最好的選擇。

  長沙市婦幼保健院主任醫(yī)師楊微濤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關注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