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當飯吃小心成“糖媽”

  正值炎炎夏日,準媽媽李女士看著滿桌的營養(yǎng)大餐食欲全無,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啃酸甜可口的各類水果,甚至常常把水果當晚飯吃。全面體檢時,結果出來,李女士嚇得差點把手里的水果掉在了地上———她竟然查出了妊娠糖尿病,變成了一個“糖媽媽”。

  糖尿病高危準媽媽要注意控制水果攝入

  對于像李女士這樣的糖媽媽,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高妍教授已經(jīng)接診了很多。據(jù)她介紹,我國每年至少有120萬到140萬的“糖媽媽”。妊娠糖尿病對媽媽和寶寶的健康都非常不利。對孕婦來說,它可導致高血糖、高血壓及先兆子癇,甚至發(fā)生酮癥酸中毒。對胎兒來說,它可直接導致流產(chǎn)、宮內(nèi)發(fā)育遲緩,畸形兒、巨大胎兒及低體重兒的幾率增加。同時,妊娠糖尿病對母嬰的遠期危害也不容忽視,半數(shù)“糖媽媽”今后可能發(fā)展成2型糖尿病,而孩子日后更可能肥胖,得上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的危險性也更大。

  【專家建議】所有孕婦都應在妊娠24—28周進行“糖篩”,以早期發(fā)現(xiàn)妊娠糖尿病,及時開始治療;超過35歲、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有不良孕產(chǎn)史的孕婦屬于高危人群,需要更早“糖篩”。如果“糖篩”不過關,還需要進一步進行糖耐量檢測。同時,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準媽媽們應該注意控制糖、水果的攝入量。

  飲食運動控制不了時,必須采取胰島素治療

  針對李女士的情況,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婦產(chǎn)科教授楊慧霞建議她首先進行飲食控制和運動控制。其中飲食控制以能提供準媽媽足夠熱量及合理營養(yǎng)而又不引起饑餓性酮體產(chǎn)生及餐后高血糖為原則。而運動以不導致胎兒宮內(nèi)窘迫、發(fā)育遲緩,不引起宮縮,準媽媽心率正常為原則。雖然不少跟李女士有著同樣遭遇的“糖媽媽”在這兩種療法的作用下可以收到很不錯的效果,但李女士卻沒有這么好運,雖然她非常嚴格地去控制飲食,但血糖依然居高不下,同時控制飲食也讓她對于能夠保證孩子的營養(yǎng)非常擔心。

  就在他們一家都憂心忡忡的時候,內(nèi)分泌科和婦產(chǎn)科的專家都建議她采用胰島素治療———利用擁有妊娠糖尿病適應癥的胰島素類似物可以有效控制準媽媽的血糖。對此,李女士還是有一些猶豫———畢竟擔心這種胰島素治療給胎兒造成影響。

  對此楊慧霞教授解釋到,適用于妊娠糖尿病的門冬胰島素屬于大分子蛋白,不能通過胎盤,不會給孩子造成影響。同時,目前使用的門冬胰島素在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同時,減少重度低血糖的發(fā)生。

  【專家建議】“糖媽媽”如果在飲食控制和運動治療3-5天后血糖仍無法達標,或飲食控制后出現(xiàn)饑餓性酮癥,增加熱量血糖又超標,就必須盡早開始門冬胰島素治療,并一直持續(xù)到分娩,每天晚飯后給自己打一針,很快就可以實現(xiàn)血糖的平穩(wěn),給孩子和自己一個安全的身體。而在分娩之后,妊娠引起的血糖波動會自然消失,這時候也就可以自然停用門冬胰島素了。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關注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