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BB有當領袖的潛質

  兒童時的經歷對領袖人格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比如,有一位企業(yè)家,他的人格特征被診斷為“無法控制型”。“無法控制”并非指他無法控制自己的壞脾氣或者感情沖動,恰恰相反,他是那種非常能夠控制自己的壞脾氣以及感情沖動的人。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事事都要比人強,事事都要做到盡善盡美,所以他的“無法控制”是指無法控制地想要出人頭地。

  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是“無法控制型”領袖人格的典型。在他很小的時候,他母親改嫁,不幸嫁給了一個酒鬼、一個吃喝嫖賭甚至經常動手打妻子的男人。

  克林頓很小的時候,就不得不挺身而出去保護母親,并暗暗在心里立下志向:一定要快快成長,強大起來,不讓任何人欺負母親和弟弟妹妹??肆诸D最終成了美國總統(tǒng),不過,代價卻是,他在漫長的時間里都無法快樂,無法消除生怕不成功的焦慮。

  那位企業(yè)家的情況與克林頓多少有些相似。解放前他生長在一個國民黨的官宦之家,解放后,他家庭的社會地位一落千丈,他在學校里經常被同學欺負。他外表馴服,寡言少語,卻擁有一顆高傲的心,期盼著有朝一日能一鳴驚人。改革開放后,他成功了,成了全國知名的企業(yè)家,但兒時曾經受到的傷害,使他無論對自己還是對下屬都要求完美,他的苛刻使自己和下屬都受到了傷害。

  原來小時候的生活背景,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都會對人一生的行為有如此重大的影響。這就好比骨頭長在人身上,支配著人的全身,人卻經常渾然不覺。

  大多數人都同意“人具有雙面性”的說法:既具有動物性的一面,也具有文化性的一面。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是人的動物本性,具有愛心、能關心別人,則一定是文化教育的結果。

  心理學家指出,小時候在充滿愛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對別人顯示出愛;相反,小時候不能得到家庭的愛的孩子,長大后也不容易向人示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關注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 <tt id="ac2wg"><optgroup id="ac2wg"><strike id="ac2wg"></strike></optgroup></tt>

    <div id="ac2wg"><big id="ac2wg"><noframes id="ac2wg">